汉朝人退休有哪些福利?满70岁者与官吏同待遇
汉朝人退休有哪些福利?满70岁者与官吏同待遇
汉朝时期,对于老人的福利待遇是怎样的呢?其实早在千年以前,就已经有退休福利待遇政策了,只要年满70岁的老人就可以享受和官吏一样的待遇。不过汉朝的平均年龄才只有25岁左右,能活到70岁的人会多么?其实这个平均年龄也是要把士兵和普通百姓分开来看,如果没有参军打仗的话还是有部分老人能活到70岁的,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能活到50岁以上的人,汉朝已经完成了统一,所以肯定也是会有高龄老人的。
众所周知,中华民族向来提倡孝道,尊老敬老一直都是传统美德,古代许多名门望族都曾为此立下家训,教导后辈。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,汉朝时就已对老人的安抚赡养形成系统制度。朝廷为此专门颁行律法,要求子女赡养老人,才使得这一美德延传至今,而历朝历代所施行的养老政策中,也属汉代最为优厚。
西汉成立之初,国家百废待兴,天下刚刚恢复安定,汉高祖刘邦就颁布了数条养老诏令。诏令中规定,大汉凡是八十岁以上的老者均可享受“养衰老、授几杖,行糜粥饮食”的特殊待遇;五十岁以上的百姓,乐于行善又愿意带领乡邻向善的,可以担任“三老”职务,从乡到县,各级官吏都要对其“以事相教”,并且免除“三老”的徭役,每年十月政府还会赐予其酒肉。崇尚黄老思想的汉文帝登基后,又诏令天下秉持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的思想,善待老者。
到汉成帝刘骜在位时期,朝廷又将前面所说享受尊老待遇的最低年限从八十岁降至七十岁,每年秋天,地方政府官吏还会对辖区内人口进行普查,一旦发现高龄老人必须登记造册,并为其举行隆重的授杖仪式。从《后汉书·礼仪志》中,人们可以一瞥汉代授杖的基本情况——每年仲秋,地方官府会给年长者授杖,其中年过七十者“授之以玉杖,哺之糜粥”,年满八十则“礼有加赐”,其中玉杖加以鸠饰,鸠代表“不噎”,即祈愿老人身体健康。
上世纪六十年代,汉代鸠杖实体在甘肃武威县汉墓中出土,杖端吊系诏书木简,根据木简所载与其他考古发现,人们发现汉朝养老敬老法规始终一致,从未间断,而且每隔一段时间,朝廷会更新敬老养老法令,并将其诏告天下。值得一提的是,八十年代人们在同一处汉墓中发现了一份西汉诏书,诏书中明确写道:“高年赐王杖(玉杖),上有鸠,使百姓望见之,比于节……年七十以上杖王杖,比六百石,入官府不趋。”
大意就是,持有玉杖的老者在待遇方面可与“六百石”官吏比肩。当时享有“六百石”俸禄的官吏一般多是郡丞与县令等地方官员,换句话说,汉代年满七十岁的老者在“政治地位”上,可以与县令比肩,手持玉杖进入官府也不必趋俯。年老者的“政治”地位还不止于此,与当地官员会谈时,老者可以与之平起平坐,并可“行驰道旁道”,驰道即专为天子车马驰走的大道,即使是皇子亲王都不可以逾礼行走,由此可见汉代老人享有何等特权。
另外汉律还规定,各级官府严禁擅自征召、系拘属地高龄老人,即使老者犯法也不准辱骂与殴打,违者将面临“应论弃市”的刑罚。据史载,汝南亭长张熬因为殴辱持有王杖的老者,并强拉其修整道路,而被皇帝亲自下令实行弃市死刑,这种事放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可思议。或许正是受到汉代敬老的影响,以后各朝各代都给予年老者不同程度的优待,而这也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。
标签: